行业新闻

当前栏目: 首页Home > 新闻动态News > 行业新闻

年轻的职场逃兵又能被大学校园庇护多久

更新时间: 点击:4000 所属栏目:行业新闻 Update Time: Hits:4000 Belong Column:

“职场人际关系太复杂,我每天都被无意义的办公室斗争折磨。”

“在大学我可以自主选择靠近欣赏的人,但在职场里总是被迫接纳讨厌的家伙。”

“宁可在大学图书馆安安静静看一天书,也比在办公室重复忙碌一年有意义。”
近来,一个颇为新奇的“人口迁徙”现象,频频出现于职场年轻群体中间。一些踏入社会时间不长,工作资历较浅的85后、90后,不同程度地对职场心生负面情绪:受伤、厌倦、迷茫……面对种种痛苦,他们选择做“职场逃兵”。而逃离的地点,则是大学校园。
相较于现实、激烈,崇尚“丛林法则”的职场,高校生活显得格外亲近、安稳,更能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——这种对比就让一部分年轻人甘心舍弃职场,投奔校园。但“回笼”读书真能成为治愈职场心病的良药吗?年轻的职场逃兵,又能被大学校园庇护多久?
“职场受伤型”:提升耐挫性,职场挫折应成为上升基石而非阴影
90后男生张海轩,2013年本科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,入职国内某金融公司,拥有一份令大多数应届生羡慕的薪水。
但张海轩上班一段时间后,职场很多事都让他难以接受,比如领导过于强势,经常逼迫员工加班,要求大家在朋友圈转发自己“光辉事迹”的微信文章链接;同事间互相排挤,张海轩感觉总被组长打压,新人毫无用武之地。
张海轩有个性,颇有主见,不愿阿谀奉承,不屑于迎合同事。一年后他选择了辞职,跳槽到第二家单位,不久爆发新的问题,半年后继续跳槽……从2013年到2016年,张海轩毕业3年换了4份工作。屡屡跳槽,除了身心疲惫,也连锁导致其他问题,比如他投新简历时总被怀疑“经常辞职是因为不靠谱”。
张海轩深感“伤痕累累”,哀叹自己太不适合混职场。他决定“躲一阵子”——去国内某高校读研。
重新坐回课堂,搬回宿舍,张海轩感慨,人际关系变得简单美好,和同学一起上课、打球、放假旅行……当然,两年一过,未来规划问题仍将摆在面前,他因而内心隐隐对终将到来的“逃避结束日”有所焦虑。张海轩不敢想太远,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。
对于张海轩这种“职场受伤型”逃避,职业规划专家张丽丽认为,因职场挫败感退回学校,说明心理创伤已经形成,这就是潜在的隐患。即使回归看似单纯的校园,等到重新毕业,还会触发原本的伤口。同时,经过新一轮的学院深造,个人期待必将“水涨船高”,社会职场对他的期待也会较几年前大幅度提升,这些都会导致他内心的焦虑感不减反增。
张丽丽指出,“职场受伤型”逃避,关键在于这类年轻人尚未认识到自我“耐挫性”不足。逃避的只是外在环境,逃不过自己。“心理学上,其实人遇到的挫折都是上台阶的机会,如果每次都逃避,生命永远固定在这个高度”。
“既然退回来,就需要重新作生涯规划。”张丽丽觉得暂时回校这一选择,好处在于这些年轻人已经历过真实的职场,因而能有针对性地“重新叩问自己生命价值观”,“通过梳理、整理生涯规划,明白之前积累的到底是什么,不应把原来职场作为摔跤的阴影,而是要当成上升的新基石”。
“职场厌倦型”:事业进步未必总是“上升”,有时也是横向发展
90后女生李伊,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外企,当初这家企业offer令她相当骄傲,因为李伊打败了众多比她学历“漂亮”的精英,过关斩将,才如愿以偿。
在这家外企,只要踏踏实实干下去,升职加薪速度很快。但是工作两年后,李伊忽然不满于现在的生活,她觉得工作是“重复机械”的,即使后面能当上部门主管,未来也不过是在这座城市消费水平高一些而已,总之,“生活一眼看到头”。
李伊看到,在欧洲读书、安家的表姐,生活要比自己丰富很多,“生活每天都有增量”。李伊特别羡慕,说服父母,让自己辞职去欧洲留学。
李伊去欧洲读研一年后毕业,她根本舍不得结束在国外快乐的体验,于是又执意继续深造,暂时不考虑找工作,不想重回无聊的生活“死循环”。
“90后这一代成长的经济条件好,信息也很发达。信息丰富,有时候也造成这一代有时是活在脑子里,不是活在生活中。他们通过电视电影获取大量信息,感觉自己好像已活了好多年。”张丽丽指出,像李伊那种所谓“看透人生”的心态,往往正是因为缺乏人生经验,习惯从小事中得出过大的结论,感觉什么都能“一眼看到头”。
过早给职业与生活下的定论,或许只是狭隘视野下的一种想象。
张丽丽提醒,年轻人不应该复制、借助别人的视角来感知世界,“没有自己的眼睛”,缺乏好奇和热情,难以找到属于自我的发展方向。
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仲理峰看来,一旦对基本业务得心应手,就评价工作“重复机械”,不如留学体验生活有增量,这既是对工作本身的曲解,也是对生活缺乏充分认知的体现。
“重复本身不是没有意义,只要你每天能创造价值,这就是意义。”仲理峰指出,一些年轻人不以价值、而以个人新鲜愉快程度来衡量工作好坏,这种心态很不成熟,过于凭感觉行事。某些工作业务表面看似“重复”,实则并非一模一样的简单循环,蕴含了慢慢发展的过程,是积累经验的必要路径。
仲理峰觉得,年轻一代需要认识到,事业的进步未必总是“上升”,有时也许是横向发展。一份工作的深层价值,潜藏于你对其“丰富化”的挖掘和自我创新意识的提升中。
“精神危机型”:停下思考,进行“内问”是成长必要功课
85后男青年王勇,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一份程序员工作。通过自己勤奋打拼和父母支持,王勇工作6年后在上海买了房和车,物质生活较有保障。
但王勇在一年前忽然陷入到一种无法解释的焦虑情绪中,他形容为“疑似中年精神危机”。他觉得工作没法让自己找到更充分的存在感和成就感,但又苦思冥想,得不到解决答案。
王勇觉得,或许是自己从小到大所接受的传统教育,以及目前工作单一环境,让他接触不到外面更多元的世界。为了摆脱精神危机,王勇选择逃离目前熟悉的一切,去未知的外界寻求答案,于是他奔赴香港求学,“走一步看一步”。
仲理峰指出,王勇这种情况,主要属于一种“年龄危机感”,当工作状态稳定,且达到小有成就的水平时,人会对年龄和后续发展有所担忧,“知道青春不再,思考未来如何和年轻人竞争”。
仲理峰觉得,在相对成熟的年龄段和理智的思考状态,通过学习去调整、升华职场状态,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。
仲理峰平日也会接触到不少在职读研的“周末班”学生,“他们真的很累,都希望能有所改变”。仲理峰认为无论如何,既然一些青年决定在职业之路上加入回校求学的选项,就一定要明确求学的目的。“上学本身不是为了就业和学分,而是帮助思考,思考完了提高修养。带着功利心以为上学能解决所有问题,这是误区”。
张丽丽认为,年轻人出现职场倦怠,希望寻求改变,这是生命历程的自然现象,是个体对成长的要求,不是坏事。一个人需要在某些时刻停下来,站稳脚跟,回身看风景,思考走过的路。
出于理性目的,回到高校学习,是一种“停下思考”的机会。“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进行自问、内问,生活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,生命会实现飞越。”内问,是成长的必要功课,突破自我的人能够破茧而出,放弃突破的人则永远固化在幼稚阶段。
但张丽丽强调,“内问”,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,很可能需要一个时期的深度探索。她建议,在有机会停下来审视自我的过程中,最好能得到他人的帮助。“人在遇到困难时视角很短,那一刻只是想跑,如果有人和他聊,可能会给出更理性、更正向化的处理方式”。